浙江治气实现双“第一”
12月6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经过近两年的精心谋划,省、市、县共同备考,日前渭南市黄土旱塬光伏发电基地和五色铜川光伏发电基地被国家确定为光伏领跑者基地。
此外,几位大咖一致认为,光伏行业本身就具有全球化基因。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成功实施。
但是我们希望提供产品之外,其它的方面,中国企业能跟马来西亚还有其它东南亚国家一起合作。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连接上,我们不是每一个区域都达到了一种平衡,那么这种情况下全球范围内怎么进行能源的调度和能源需求的供给响应。气候变化是一个外部压力,你的社会要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技术是不可替代的。那么我们的帮助里面,为什么会发生法律纠纷,或者风险呢,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或者我们已经发生了哪些案例,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座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企业高管。他的主题是可再生能源中国点亮非洲,非洲的电力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基本的照明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其它的生活需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我们究竟把我们的优势,带到非洲去,带给这些无电地区,提升这些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一方面我想谈一下隆基简单的经验,隆基绿能从2014年开始,介入下游产业,包括我们的组件、电站业务。
但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光伏发电和无电地区的电力化,这个问题请尚总解释一下。第二个还有融资的成本,目前国内融资成本这一块,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后,咱们金融机构要给我们提供全球有竞争力的支持。华能井陉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井陉县华能上安电厂灰场17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已于2017年10月列入河北省第三批普通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计划(冀发改能源〔2017〕1390号),并网补贴容量5兆瓦。
项目详情如下:灵寿县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灵寿100兆瓦光伏农业扶贫电站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10月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并网补贴计划(冀发改能源〔2016〕1348号),并网补贴容量30兆瓦。为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并网发电,经研究,同意该项目35kV单回送出线路7.2公里由中电电气集团沙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送出工程建设应符合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相关要求。为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并网发电,经研究,同意该项目35kV单回送出线路3公里由华能井陉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送出工程建设应符合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相关要求。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同意3个光伏发电项目自建送出线路,其中石家庄地区2个,规模117MW,邢台地区1个,规模20MW。
为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并网发电,经研究,同意该项目35kV单回送出线路3.5公里由灵寿县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送出工程建设应符合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相关要求。中电电气集团沙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沙河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7年10月列入河北省第三批普通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计划(冀发改能源〔2017〕1390号),并网补贴容量5兆瓦
2018年新增装机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将回落到5%~6%。通威股份控股的四川永祥目前产能为2万吨,今年扩产5GW的包头项目后,其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2万吨,而凭借着成熟的技术,质量优良,产量上最大的企业将凭借规模优势脱颖而出。虽然由于中游金刚线技术的改进,对于硅料的需求将会有明显的减少,40GW多晶硅片金刚线改造就会使得上游硅料需求减少4万吨以上,但短期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在这一领域,全球前10的厂商中国几乎全部独揽,产能超过总产能的一半以上,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也让这些企业开始谋求新出路,随着上网电价补贴的减少,会倒逼上中游压缩利润,长远来看可以通过技术水平上升来抵消,但短期来说,上中游的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下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
二、行业三大变化出现的结构性机会1、上游硅料平稳,上中游其他领域业绩或受压随着技术的进步,上中游价格下降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但是不同的细分领域有所区别。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全文显示。相比之下,硅片以及中游战况将会比较惨烈,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晶体硅电池片成品呈现一路往下的趋势,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16年占全球产量比例为91%、71%和73.6%,而这个行业现在是以中国企业为主导。中国占了原材料需求近90%,但产量完全没有跟上,随着产能的提升将进一步占据进口的份额,而实际上,各大厂商已经密锣紧鼓地扩产能,保利协鑫控股的江苏中能的多晶硅产能在今年4月初投资56.82亿元,在新疆建设总产能为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并预计到2020年其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
光伏在今年的新能源行业中算是表现不错,出现了结构性的增幅,A股的单晶硅和光伏电站概念涨幅喜人,港股中主营光伏上中游的光伏龙头保利协鑫能源年初到高点涨近一倍、运营光伏电站龙头协鑫新能源到11月涨幅超过80%,其他光伏股或多或少都有一波不错的涨幅,但是在最近一个月,光伏股都迎来了一波回调,临近年末,很有必要对行业的未来做个展望,才好拿捏进退。一、宏观看光伏未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都在6.5%以上,18年预计在5~6%。
今年的光伏装机量大幅超预期,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约43GW,同比增长65.4%,累计装机量约120GW,同比增长72.6%。并提出力争到2035年,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量全部可由清洁能源提供,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增量替代阶段。
上游晶体硅冶炼成型至硅棒或硅锭的行业是技术导向性的行业,虽然中国产能占全球总产能48.5%,但远远不足以满足需求,一直在外进口,截至如今进口量仍在增加,2017年1~9月份累计进口多晶硅12.03万吨,同比增加15.34%。能源局新能源司长朱明通知发文表示,要确保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15%、20%的战略目标。在全球的需求减缓下,各个厂商的低价拼量的战争将会持续,尤其是金刚线切割改造以后,整个硅片端的产能立刻提升25%,残酷的低价竞争降很可能会产生。未来这部分用电增量,火电正在被替代,水电制约多发展慢,核能有安全的顾虑,可以预想的是,除了对于火电的替代外,新增的发电量将主要由风、光、燃气三种清洁能源承载,三者发电量增速超过20%,每年投资额约7000亿元,光伏正是其中发展最快的能源。由于光伏过去远超计划的装机量,2018年到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同比增长将实现阶段性平稳,预计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92GW,同比增长29.22%。其中新增分布式装机15GW,同比增长了300%以上,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超过25GW,占比达到21%,分布式装机远超预期。
全年来看,光伏因分布式爆发新增装机量预计达55GW。根据测算,18年后新装机会在55GW基础上上升,但增速会变慢,对于整体来说,产能相对过剩仍然会存在,要看未来具体的新装机量和产能的落地情况。
另外,光伏的辅助装备,如逆变器,支架,背板等,这些行业竞争并没有光伏本身主体激烈,毛利率都在30%,在行业量上上去时,相比于光伏电池与组件本身,量增业绩增的逻辑可能会更加顺畅,这个行业会稍好一些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表示,北汽新能源期待与汉能的合作能够实现共赢,为汽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汉能与北汽新能源合作研发的汽车天窗车顶解决方案是将薄膜太阳能应用到汽车天窗和车顶,为汽车提供辅助动力乃至主驱动力,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采用薄膜太阳能充电,将广泛布局到城市各个角落,为城市出租车提供智能的电池充换电需求;双方还将在共享电动汽车领域,通过薄膜太阳能技术,为汽车GPS、电子锁等提供备用电源。不久前,北汽集团已经向全社会郑重承诺,将致力于在中国境内,加严限制并最终停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中所有未采用新能源和广义新能源技术的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
数据显示,今年11月,北汽新能源市场销量达到19327辆,1-11月累计销量达86041辆,已连续四年卫冕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持续领航新能源汽车行业。司海健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汉能成功牵手北汽新能源,是薄膜太阳能技术与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的典范,传递出中国企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优化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敲定后,汉能汽车战略的产业化路径也更加清晰,其汽车领域价值链的打造将进一步加速。面向未来,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将率先通过产品、技术、资源、生态与战略升级,同步并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跃向3.0时代。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司海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张彬,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等双方企业高层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继法国、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提出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后,中国也将这一计划提上日程,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外车企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7年12月15日,北京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0566.HK)在北京总部举行的绿色中国汉能生态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发布会上,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交通,绿色出行的合作框架内,推进汽车天窗车顶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共享电动汽车、园区及厂房分布式能源建设、农业光伏扶贫、特色小镇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拓展薄膜太阳能技术在住与行领域的应用范围。其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同时,这也是北汽新能源擎天柱计划的又一个创新落地,为新能源汽车全行业关注的续航问题增添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为汽车产业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起到极大促进助推作用。目前,虽然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提升,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仍有疑虑。
同时,北汽新能源将在汽车园区和厂房应用汉能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等解决方案,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生产生活用电,打造绿色生态;此外,双方将推行汽车&家庭+薄膜太阳能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薄膜太阳能屋顶+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综合一体的特色小镇;并在农业跨界、光伏扶贫领域进行合作。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广泛应用到汽车领域,可以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摆脱充电桩的束缚,缓解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汉能薄膜发电与北汽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汉能薄膜发电与德国奥迪签订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战略合作后,又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与汉能实现多领域的合作,是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作为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保持五项世界纪录,涵盖了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两条主流技术路线。
这意味着,继推出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与福耀玻璃合作研发太阳能全景天窗,以及与奥迪合作研发薄膜太阳能车顶解决方案之后,汉能可持续能源战略在汽车领域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为汽车产业带来革命性绿色升级,利用太阳能对车辆蓄电池充电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或为车辆创造全天候舒适的车内环境,提升驾乘体验。
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市场表现持续强势。薄膜太阳能芯片具有转换效率高、单位质量轻、柔性可弯曲的特征,为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提供了技术前提
目前,虽然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提升,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仍有疑虑。数据显示,今年11月,北汽新能源市场销量达到19327辆,1-11月累计销量达86041辆,已连续四年卫冕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持续领航新能源汽车行业。